【计网实验】lab2-数据链路层

本此实验实验内容 - 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- 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和端口聚合 - VLAN 的配置与tag分析(hybrid选做) - PPP协议分析及配置 - PPP认证(PAP必做,CHAP选做)

注:

  1. 目前仅更新了前两个实验,剩下的什么时候更新就得看我的编译了……哈哈 O(∩_∩)O
  2. 不过本次实验除了hybrid外都有视频教程,而且hybrid的那个实验也不难(就是pdf和ppt都得参考一下),问题不大,各位实验加油ヾ(◍°∇°◍)ノ゙
  3. 下面用横线划掉的内容都是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,不是没用的东西
  4. 刚刚登了一下小程序,发现下午改的密码又没用了。朋友!一周了!这bug都没搞定吗……而且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小程序也bug不断……建议和软工联动一下好吧,包给你交上各种各样好看实用的小程序好吧

1 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

实验目的

分析比较 Ethernet Ⅱ标准和 IEEE 802.3 标准的 MAC 帧格式

实验步骤说明
  1. 按照组网图组网并配置各设备;
    1. 组网
    2. 清空配置 <XXXX>reset saved-configuration // 先删除已保存的配置 [Y/N] 选择 y <XXXX>reboot [Y/N] 选择 n [Y/N] 选择 y
  2. Ethernet Ⅱ相关操作
    1. 配置 PCA 的 IP 地址:192.168.1.22,子网掩码 24 位
    2. 配置 PCB 的 IP 地址:192.168.1.21,子网掩码 24 位
    3. 在 PCA 和 PCB 上启动 Wireshark 软件;(我觉得 PCB 不需要启动) 本地连接-start
    4. 截获 Ethernet Ⅱ标准的 MAC 帧:
      1. 在 PCA ping PCB:cmd 上 ping 192.168.1.21
      2. 停止截获报文,保存并分析; 可以看到使用的是Ethernet V2标准,选中的报文缺少前导符、起始符、数据校验字段。原因如下:在抓包的时候,前导符和起始符已经被确认过,并且数据也被校检完毕。在这个时刻,前导符、起始符、数据校验字段没有必要保留,因此系统将它们丢弃,我们的报文中就缺少了那些数据字段。只留下数字链路层所需要的字段:目的MAC地址、源MAC地址、类型以及数据字段。
  3. IEEE 802.3相关操作
    1. 配置 PCA
    2. 启动抓包软件 可以看到其使用的是IEEE 802.3标准的MAC帧,其类型字段已变成长度字段。

2 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和端口聚合

实验目的
  • 理解交换机 MAC 地址的学习过程
  • 理解端口聚合的原理(这个不做)
实验步骤-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
  1. 继续上节实验,依旧如图组网,重新配置 PCA 的 IP 地址:192.168.1.22,在计算机 PCA 上执行 ping 192.168.1.21。
  2. 查看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 <Quidway>sys [Quidway]dis mac
    • 结果为
    • 解释 MAC 地址表中各字段的含义: 第一列是MAC地址,代表设备的MAC地址; 第四列是端口号,代表相应MAC地址是通过该端口学来的,即这个MAC地址的设备是连接在这个端口上的,但可能不是直接相连; 第二列是VLAN编号,代表这个端口所属的VLAN编号; 第三列是STATE,代表这条信息是怎么得来的,学来的还是配置得来的; 第五列是生命值,以秒为单位,对于学来的,需要定期遗忘,如果一直没得到刷新,当AGING归零后该信息将被丢弃。
    • 这个实验能够说明 MAC 地址表的学习是来源于源 MAC 地址而非目的 MAC 地址?试给出一个验证方法。 来源于源 MAC 地址
      1. 超级终端里 [Quidway]undo mac y [Quidway]dis mac 发现交换机又学来了 2 条信息,这两条信息究竟是从哪里学到的呢?我们需要看一下主机们的 mac 地址
      2. 查看主机们的 mac 地址 cmd 上输出 `ipconfig /all 发现刚刚交换机学的那两条信息不是主机 A 的也不是主机 B 的,而是交换机自身的
      3. 再次清除MAC地址表并ping [Quidway]undo mac y [Quidway]dis mac 发现已经地址表已经全空 断开 PCB 的连线,然后cmd 上 ping 192.168.1.21 [Quidway]dis mac 发现学到了主机 A 的 mac 地址但没发现主机 B 的 mac 地址

【计网实验】lab2-数据链路层
http://example.com/2025/11/18/jwsy2-02/
Author
John Doe
Posted on
November 18, 2025
Licensed un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