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笔记】1 大学笔记的一种方法-从markdown和obsidian说起
写在前面:通过记笔记来学习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但是对我来说,我看不进去书,写字也不好看,所以会选择通过做电子笔记的方法一遍理解一遍记
同时,以下内容都为本人观点,具有很强的主观性
1 什么是 markdown?
一种纯文本的语言,让你在写作时,可以专注于内容本身,而不是排版样式。本篇文章就是用 markdown 写的
2 为什么选择 markdown
- 格式化十分简单,你只需要一个键盘就能完成文章的美化
- 格式十分丰富,粗体 斜体
下划线 ==高亮==
各种颜色(使用
html 语法)
各种背景色(使用 html 语法) 可以插入图片、表格
可以插入公式:markdown公式大全-CSDN博客
可以插入代码块
- 有序列表
- 无序列表
3 为什么选择 obsidian
我试过三种写 markdown 语言的软件,分别是 typora obsidian 和
vscode。下面我将给出依次排除的理由 - VSCode: 1.
默认主题和界面不符合我的审美(比较“工程师”风格)。 2.
默认是分栏预览模式,无法实现 “所见即所得” 的编辑体验(即一边打字,内容直接渲染为最终样式)。
(补充说明:VSCode
通过安装插件如 Markdown All in One
可以增强体验,但要实现真正的“所见即所得”仍然不如
Typora 直接。) -
Typora:实现了完美的 “所见即所得” 编辑,极简风格让人专注。但它的定位更偏向于单个文档的编辑器,而非笔记系统:
1.
文件管理功能较弱,侧边栏主要用于大纲导航,而不是像资源管理器一样管理整个文件夹。
2. 本身不具备同步功能,需要依赖第三方网盘(如
iCloud、Dropbox)实现跨设备同步。 3.
可以一个界面打开多个文档,但是以多个窗口的形式,而不是在一个窗口内用标签页或分屏管理。(坦白来讲我不清楚,这一句话是问的
AI) 4. 收费。 - Obsidian 1.
核心是本地文件夹,软件内自带强大的文件管理功能,以链接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。
2. 支持标签页和多窗口分屏,可以轻松地同时打开和关联多个笔记。 3.
拥有极其丰富的社区插件和主题,可定制化程度极高且较为方便。
4.
同步方案灵活:官方同步服务收费,但得益于笔记存储在本地纯文本文件,你可以使用任何第三方同步工具(如
Git、Syncthing、iCloud/Dropbox 等)进行“免费”同步。
4 obsidian 的下载和使用
网上攻略众多,我就不再做赘述,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,个人认为看到第 5 课就够使了(以及强推光头老师的其他教程,如插件推荐与使用) 【第 1 课】如何下载 Obsidian?下载速度太慢了! 光头obsidian教程的个人空间
5 我是如何做笔记的
- 平时
- 课上:优先记标题以及 ppt 上面没有的东西,有余力可以考虑把 ppt 的内容也转化为 markdown,公式和代码为最后考虑的,建议等课后再写
- 课下
- if 上课走神了:去看录播(spoc.buaa.edu.cn)
- else:直接照着 ppt 补笔记
- 期末:
- 第一次复习
- 把所有笔记都复制到一个文件里面
- 照着老师画的重点进行标题强调(标题 1 -> !!!标题 1)、正文粗体,并删去不考/已经熟记的部分
- 总结每章的重点放在章节大标题后面
- 考试前一天的复习
- 把在第一次复习中总结的复习笔记再复制到另一个文件
- 再次进行删减,删掉自己熟记的东西,留下的东西用于第二天考前临时抱佛脚😀
- 第一次复习